北齐刻经,雕凿在中皇山上的永恒
点击上方蓝字或长按右侧二维码关注“寻古迹的莲莲”
这是神话落脚的地方,
在极目深处,时光书写着河岳星辰,
一片片史前文明的绿叶,苍远在石刻及信仰里,温润如春。
一粒粒中华文明的种子,在娲皇宫的鸟语花香里,张开泱泱的羽翼。
——娲皇宫石刻,一段历史的诉说
娲皇宫坐落在雄伟的太行山中,清漳河和浊漳河在此交汇,蜿蜒从中皇山前流过。历史上这里一直是兵家争战之地,曹操曾在此发慷慨悲凉之声;胡人铁骑在此出没无常,以致胡汉文化在此碰撞交融;佛道文化争相渗入,各呈异彩,道观佛寺遍布城乡各地;抗战时期,八路军一二九师司令部坐镇于此,刘邓大军美谈不绝于耳。正是缘于这样深厚的文化背景,涉县对于访古者来说,实乃访古圣地。
而我们走访的娲皇宫,就在距离河北省邯郸市涉县县城十余公里的中皇山上,闻名遐迩的中皇山刻经就在山腰的两座石窟和四处岩壁中。中皇山山腰的娲皇阁(娲皇宫主体建筑)及梳妆楼、钟鼓楼等建筑,饱经沧桑,屡遭焚毁,几经修复,现存建筑多为明清遗存,许多石碑和佛像,也曾遭破坏,残缺不全,唯独六处摩崖刻经免遭不幸,除受风雨剥蚀外,未遭到人为破坏,至今基本保存完整,这也许是人们对她的敬畏吧?摩崖刻经是中皇山现存古迹中最珍贵的文物和精髓,是全国现存摩崖刻经中时间较早、规模最大、字数最多的一处,当崖壁已开裂,凿刻的经文依旧刀口如新,刻经的背后,折射出的是水滴石穿的虔诚。
太多的考证一致认为中皇山刻经为北齐遗存,北齐佛教极为兴盛,僧众们为了弘法和护法,在国都邺城附近刻有多处佛经,比较知名的主要有小南海、南响堂、北响堂和中皇山等地刻经,中皇山刻经群共刻有6部经文,自南往北分为梳妆楼后摩崖刻经、中洞石窟刻经、北洞北侧摩崖刻经、鼓楼北摩崖刻经和小山梁刻经等,是我国现存摩崖刻经字数最多的地方。
满壁的摩崖刻经中,有些字迹是虔诚工整,一丝不苟,刻工精细入微,毫发毕现的;有些却是书体隶楷混杂、粗糙混乱的。相对于后者,便可以把思绪拉回到北齐那段乱世的历史中。
公元550年,高洋自立为帝,改元“天保”,建都邺(今河北临漳县),北齐建立。
高洋在位十年(550—559),他在位之初勤于朝政,削减州郡,整顿吏治,训练军队,加强兵防,使北齐在很短的时间内强盛起来。具体表现为国家内部比较安定,外部无人敢侵,是同南朝陈、西魏鼎立的国家中最具实力的。
可是没过多久,高洋就大肆腐败,荒淫奢侈,草菅人命,国势迅速衰落。558年,周、齐之间就发生了北齐建国之后最大的一场战争摩擦,翌年,高洋暴病而亡。高洋死后,北齐政治集团内部厮杀不断,政变迭起,在他死后的六年(560—565)里就更迭五位皇帝。高洋在位时,近邻北周不敢轻举妄动,高洋死后,周人乘虚而入,开始在北齐边境不断制造麻烦,挑起战事,最终于564年爆发了大规模的洛阳之战。
结合历史看实物,在那外部战事频发、内部政权迭起的严重情势下,在距北齐不远的涉县中皇山刻经的工匠们不可能听不到外面的风声,他们或为躲避战乱,或惧怕灭佛事件的重演而遭杀身之祸,疾速离开现场,留下一个混乱的刻经心境,也算是情理之中了。
跋涉历史的冷暖,跨越日月的轮回,每一处史迹,住着文明的雨露,每一笔雕凿,住着希望的呻吟。
不必说所有的沉默都是金,娲皇宫石刻是刻在石壁里的永恒,所有的美与真、美与善、美与丑,都在一刀一锤的雕凿中,给灵魂安家,给祈望搭桥。
于是,哼一段经文,带着祝福上山吧。
往期精彩回顾
您的转发就是对作者莫大的支持
作者莲莲
一个酷爱历史酷爱古迹的80后妈妈,平时朝九晚五,业余寻古探幽。十多年的行走长城与探寻古迹,愿用文字记录岁月,行走在历史的尘埃里,浅吟低唱岁月的模样。